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内外合治法治疗「骨质增生」
来源: 肖相如频道 2019-02-13 [中医临床]
骨质增生是不是无药可医?用益肾填精、养肝柔筋,兼祛风寒湿邪的方法试试。

骨质增生是多系肝肾气化不畅而导致的一类疾病。

 

由于其增生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

 

如发生于四肢关节,则肢节运动不灵,有骨擦感,局部疼痛,或酸胀麻木;若发生于脊椎,则多致上肢或下肢发生麻木酸疼,局部结节或肢体运动障碍等。

 

其形成与肝肾亏虚有着密切的关系。

 

肾藏精,主骨生髓,髓又养骨,腰又为肾之府,故肾精不足,则骨失滋养,尤易损及脊椎。

 

肝肾同源,精血互生,肝血不足不仅筋脉失养,且骨属屈伸不利。

 

精血不足,肾虚络空,风寒湿邪乘虚侵袭,内外相召,留于筋骨,影响气血运行,不仅肌肉筋骨关节,酸沉麻疼,且易骨质增生变形,故本病属中医学之“骨痹”,即俗称“骨刺”。

 

综上所述,本病治疗当益肾填精,养肝柔筋,兼祛风寒湿邪。若病程日久,适当加温肾壮阳之品,更需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赵老于临床,在此原则指导下,配合外治,疗效较著。兹附脊椎骨质增生一例于后,以示其治。

 

 

01

 病案举例 

 

 

马某,男,50岁,干部,1979年6月30日就诊。

 

患者于半年前感到右侧躯干疼痛,腹部扭曲受限,曾用抗风湿药治疗无效。

 

经X线摄片,发现12胸椎及1、2腰椎骨质增生改变。

 

现脊椎运动障碍,局部皮色不变,仅觉患处酸痛,动则疼剧,压疼明显,行走常以双手支持腰胁。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涩。

 

辨属肝肾不足、气血凝滞之骨痹,治宜滋肾养肝,活血通络,内外合治。

 

内服方:桑寄生30g,川断12g,牛膝9g,山萸肉12g,丹皮9g,当归9g,川芎9g,羌活6g,丹参20g,红花9g,五灵脂9g,白芍12g,甘草3g。3剂,水煎服。

 

外治方:甘松10g,山奈10g,桂枝10g,乳香10g,没药10g,红花10g,羌活10g,苍术20g,当归20g,麝香1g。

 

前9味药共研细末,再加麝香研匀,装瓶内密封备用,每次9g,用单层纱布包药面,放在患处,以胶布固定,每3日更换一次。

 

二诊:服上药后,诸不适之感有所减缓,嘱其坚持外治,内服药改2日一剂。

 

共治疗40余日,诸症皆得到控制。经X线摄片复查,示原发部位已无骨质增生及变形,仅觉腰部有不适感,嘱停外治药,另服金匮肾气丸,调理半月而愈。

 

 

02

 按语 

 

 

本病之成发于腰部,显是肝肾不足。肾亏络空是病之本;而瘀血结聚,外邪侵袭,或有外伤,是病之标。

 

在整个过程中,既有肝肾不足、精亏络空之虚,又有其气血不和,浊邪留聚之实。值此之际,施以标本兼顾、虚实并调、内外合治之法,故而取得了良好效果。

 

 

注:本文发表于《赵清理医案医话集》,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7年3月。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