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养生保健 我要投稿
经常塞牙的人,牙齿比别人“老化”更快!3个中医护齿秘方,让你少花冤枉钱
来源:养生中国 2025-04-17 [健康] [养生保健]
人一上了年纪,口腔最容易出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塞牙。明明以前吃金针菇、瘦肉都“平安无事”,现在吃一口芹菜都得用牙线剔半天。你可能认为,这只是牙缝变大的缘故,但牙缝变大,也是有深层原因的——
  • 牙齿“老化”的人
  • 更容易“塞牙”

 

一般来说,导致塞牙出现的常见原因有两个——

 

牙龈退缩

 

通常是牙周炎导致的,开始时往往只是牙龈红肿,若进展到比较严重的阶段,还会出现牙槽骨吸收,牙龈就会跟着牙槽骨一起萎缩下去,形成“黑三角”。

经常暴力剔牙也会给牙龈造成损伤,造成牙龈退缩。

 

牙齿松动

 

当牙周炎进展到一定程度,还会引起牙齿松动,最终牙齿的位置还会发生移动,这也会让原本的牙缝越变越大。

 

对于口腔环境差,已经发生了蛀牙、折断、磨损等情况的人,原本牙齿之间紧密的状态被破坏,食物就容易嵌塞在牙齿缺损的部位(比如蛀牙的牙洞里),且很难被清理出来。

 

总之,经常塞牙不是正常现象,这只能说明你的牙齿“老化”了。

 

 

 

  • 中医护齿有良方

 

我国的龋病、牙周病患者众多,很多人更是等到牙齿彻底不能用了,才去花大价钱治疗。

其实,解决牙病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预防。

在中医学理论中,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意识到了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也有一些流传了千年的护齿方法,内容很丰富,每天做起来,对牙齿好,别让它失传了!

 

叩天钟 

 

也就是叩齿,是古代盛行的一种养生术。

简单来说,就是每天早晨上下牙齿反复相互咬叩60~360次。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记载:“晨起后闭口并舌抵上腭”,叩齿结束后,我们还可以将舌头抵住上颚,此时口中会逐渐溢满津液,若将唾液分3次咽下,可减少口腔疾病发生,强身健体。

 

闭天门

 

《养生录》说:“便时,必先咬定牙根而后解,则肾气亦赖以摄,非但固精,亦能坚齿。”

意思是说小便时脚尖点地、牙关紧闭,大便时牙关紧闭。

每天坚持,可牢齿、固精、强肾、壮体。

 

 

茶水漱口

 

我们的祖先非常注重饭后漱口,早在西汉成书的《礼记》中已有“鸡初鸣,咸漱”的记载。

此外,还有用浓茶漱口护齿的相关记载,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茶叶含有茶多酚,测试表明,绿茶的多酚含量较高,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作用和一定的抗菌活性,对致龋的变形链球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 护齿还要养胃、肾

 

除了注重口腔卫生,脏腑对牙齿健康的影响也至关重要。

其中,口腔与胃相通,胃不和则口腔不和,口腔不和则牙不安。

很多人嘴里都会有一股异味,或酸、或苦、或臭,这种环境对牙齿是非常不利的,要从治疗胃病开始入手改变。

此外,固肾是保养牙齿的根本,有人年纪很大了,牙齿却仍然坚固完好,这都得益于肾气的旺盛。

固肾就是固精,要尽量减少肾精的消耗。

晚上子时(23:00-1:00)不睡觉,肾精将严重亏耗,这一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年轻人肾气旺,熬夜根本没感觉,其实肾精也在不知不觉中亏耗;等亏耗到一定程度,或是年纪稍微大了,再熬夜就会觉得很疲惫,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你会觉得牙缝变大了,甚至牙齿有一些微微的松动了。

 

 

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科普中国、中国中医药报、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学院。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