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叶氏降压方
来源:Dr庞大夫 2025-03-20 [中医临床]

组成:石斛15克,橘红5克,蒺藜20克,秦皮15克,草决明20 克,桑叶15克,勾藤15克(后下),白芍20克。

功效:苦降辛泄,平肝熄风
主治:高血压病由于肝阳亢升,头痛,眩晕,筋脉掣痛,环唇麻木,心烦易怒。
配伍加减:

1.头痛甚,或颈项拘痛者加葛根15克,蔓荆子10 克。

2.头目混混不清,目泪,眵多者加菊花10克,夏枯草15克。 

3.虚阳上冒,火升面赤烘热,心悸咽干,舌红苔燥者加龟板25克, 生地20克,天冬12克。

4.眩晕旋转如坐舟中者,加天麻12克, 石决明30克。

5.里热盛,懊侬不安,口苦,舌苔黄者加黄芩12克,栀子10克,热甚者加羚羊角5克。

6.痰多脘闷呕逆者加竹茹15克,半夏10克,瓜萎仁10克。

 

按:此方见于叶天士《临证指南·中风门》治某妪一案,此案前后共18诊,历时3年,是《指南》诸案中之最完整者。

 

第一诊记述:“某妪,平日怒劳忧思,五志之火交并于上,唇舌麻木,肢节如废,乃中厥之萌。”

 

叶氏宗河间“内火召风”之说。用本方“苦降辛泄,少佐微酸,折其上腾之威,使清空诸窍,无使浊痰壮火蒙蔽,乃暂药之权衡也。”亦即急则治标之义。

 

按案云:“前议苦辛酸降一法,肝风胃阳已折其上腾之威,故诸恙亦觉少愈。”可知此方投剂即效。

 

方中桑叶,白芍,勾藤平肝熄风, 石斛橘红清降阳明,皆极平淡之品。决明子,刺蒺藜能散风热, 然古方多用于目疾。秦皮则自《伤寒论》后,世皆用治痢疾,用于类中者极为罕见。

 

且平肝熄风之药甚多,叶氏何以独取此三者?其中必有奥妙所在。

 

近年中药研究之进展,叶氏此方妙义已被揭开一部分。医刊报道,桑叶、白芍、勾藤皆有降压作用。决明子除能降压外,并能降血脂。最近,用刺蒺藜制成新药“心脑舒通”有良好之改善心脑缺血状况,抑制血小板凝集,降血压与降血脂作用,被认为目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佳药物之一。科研结果与叶氏之临床实践相符合,前贤经验之宝贵,于此可见一斑。

 
50年代,广东名中医何炎燊已用叶氏此方(药量较原方为大)加味,治高血压病由于风火升腾莫制,头痛岑岑,眩晕如坐舟中,面赤唇麻,手足掣痛,口苦心烦,脉弦或劲者,常获良效。每用3-4 剂,血压可下降1.33-2/2.66-5.32千帕(10-15/20-40 毫米汞柱)。

 

虽曰治标,但无不良副作用。停药后病复发再用, 疗效依然。而血压不高者服之,血压却不下降,此是中医方药可贵之处。

 

方歌: 

叶氏降压有良方,草决秦皮勾芍桑。

石斛蒺藜皆降泄,息风泄火制浮阳。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