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指女性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痛经严重患者常常在月经尚未到来之前便开始焦虑、恐惧,痛经发作时因疼痛而痛苦不堪,影响工作及生活质量。
众所周知,中医针灸在治疗痛症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本人在学习运用《黄帝内针》的诊疗实践中,总结出痛经三针疗法,临床应用,效果立竿见影,屡试不爽,现分享于同道。
痛经三针穴位:①内关;②列缺;③通里。
临证根据患者疼痛部位,按照《内针》原则,如小腹痛偏左侧则取患者右手,痛处在右侧取左手,痛处在中间取右手(根据男左女右原则)。
第一针选内关(足厥阴肝经环阴器,抵小腹,与手厥阴同气),一般针入痛失则不再进行第二针。如痛减未消,可刺第二针列缺(手太阴络穴,八脉交会穴交任脉),如若针后痛无则不进行第三针。若痛仍未消失,此时大多已缓解80%,余留20%痛感可刺第三针通里(少阴经)。
根据本人经验,痛经三针操作完毕,留针20-30分钟,疼痛绝大多数消失。
此痛经三针,临床用于女性痛经急性期,操作简便,疗效迅速,屡用屡验,效果卓著,有心者行之,如有疗效不佳者,根据内针原则,随证变通,欢迎进一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