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养生保健 我要投稿
“气血充盈,则百邪外御”,伤气血的这些行为,可别再做了!
来源:中国中医 2025-04-07 [健康] [养生保健]
明代医家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记载:“气血者,人之所赖以生者也。气血充盈,则百邪外御,病安从来?气血虚损,则诸邪辐辏,百病丛集。”但生活中很多不经意的行为,却是在损耗气血。气血不足的表现有哪些?哪些行为容易伤气血?如何补气血?一起来看看~

气血不足的表现


中医认为,气可以推动血液运行血可以运载气,血气相互滋生,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气血不足即中医学中的气虚和血虚。

 

常见表现

脸色苍白 头晕眼花 疲惫 手脚发麻发凉 指甲易裂 皮肤干燥 心悸胸闷 食欲减退 女性月经量过少 睡眠质量差

 

 

这些行为
正在消耗你的气血

 

 

边吃饭变看视频

吃饭时,脾胃需要消化食物,如果此时盯着视频看,气血就需要濡养眼睛,那么脾胃所需的气血就会出现不足,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头脑昏沉。

建议
坐下吃,不要站着或走着吃,也不要看手机或做其他事情。慢慢享受吃东西的过程,感受食物的味道、气味及口感。

 

泡椒跑到满身大汗

泡脚时喜欢泡到满身大汗,也是很伤气血的。气随津伤,津和汗是同源的,如果出汗过多,津血随着外泄,气也会随着津液外泄,就容易造成气血不足。

建议

泡脚时水温最好在40℃左右,并且泡脚时间不宜过长,尽量控制在20分钟以内,微微出汗即可。

 

久坐不动或久躺不动

“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坐不动或久躺不动,其实都很伤气血。
建议
休息日尽量不要一直躺着,适当站起来活动活动;平时也不要久坐,连续静坐不要超过50分钟,哪怕起来接杯水也可以。
 

熬夜后睡到中午

中医讲“久视伤血”熬夜刷手机。消耗的不只是电量,还有你的气血,也别想着熬完夜第二天多睡一会儿,就能弥补对气血的“亏欠”
建议
春季养生主张早睡早起,对于养肝有重要意义。晚上11点至凌晨3点,肝胆经气血最为旺盛,错过这一时段,将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

 

爱吃凉食

中医认为,“凉”容易耗伤人的脾阳,而脾是运化水谷精微的,它能让营养物质到达全身各处,比如四肢、大脑等。如果吃凉纳冷太多,脾阳受困,四肢头脑得不到濡养气血不足,就会出现头晕、昏昏沉沉的症状。

 

做饭煎煮时间过长

这样的烹饪方法,容易让食物的营养流失。比如老人在烹饪菜肴时,为方便咀嚼,喜欢在菜里加水,将菜煮得过于软烂,可能就会造成食物营养流失。

 

 

3个方法帮你补气血


想要保持气血充足、提高免疫力建议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运动有度、情志有衡”。做好这“三个一”帮你把气血补回来。

 

一碗汤

当归补血蛋花汤

 

中医有一个有名的补血方--当归补血汤,由黄氏礼当”两味约以5:1的比例组成,其中当归补血活血,黄芪益气以生血,适用于气血两虚的人群。
如果想让这款汤的口感和味道更好,可以在汤中打入一个鸡蛋和适量红糖,红糖可以补虚,鸡蛋营养丰富,也有补虚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当归有活血功效,孕产妇和月经量特别大的女性要慎食。气血两虚的人可以根据身体情况,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适量食用。

 

一个穴位

足三里穴

 

位罟:在小眼外侧,特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功效: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作用。
按摩足三里穴,有助于补益脾胃、调养气血。长期坚持有延缓衰老的效果,还可以起到保养皮肤的作用,使肌肤紧致、脸色红润有光泽。

 

一个动作

调理气血

 

起源于北宋,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八段锦,被誉为“千年长寿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操”。三焦”动作有助于调理气血,改善倦怠乏力。

 

 

内容综合自央视网、中国中医药报等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