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揉眼睛的习惯,眼干眼痒时不自觉地就揉两下,尤其是过敏性结膜炎或眼睑皮炎患者。虽然揉眼睛能带来短暂的舒适感,但其实对眼球是一种“虐待”。
如果手不干净,揉眼睛很容易引发细菌感染,比如细菌性结膜炎或睑腺炎。即使手洗干净,揉眼也只会降低感染风险,但反复用力揉搓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如加重散光、圆锥角膜、视网膜脱落等。此外,长期揉眼睛还会导致眼周皮肤粗糙、黑眼圈加重,影响颜值。
正确做法:
当眼睛痒时,可以洗净双手后轻轻挠一下,避免用力压眼球,或者用无菌棉棒轻轻挠。如果眼睛发红发痒,可能是过敏性结膜炎,千万别揉,冷敷更有效,必要时及时就医。
长时间面对电子屏幕,容易出现所谓的“视频终端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眼睛酸涩、眼睛不适、头晕、肩颈酸痛等问题。这是由瞬目异常、屏幕的眩光、亮度不当、视差等因素导致的。当你每天使用屏幕超过4~6小时,尤其是在屏幕亮度过高、分辨率低或者姿势不正确时,发生视疲劳的风险会更高。
常见症状包括眼干、眼痒、灼热感、视物模糊等,且使用屏幕时间越长,症状越严重。很多人工作后习惯放松时刷短视频,虽然精神放松了,但眼睛其实一直处在紧张疲劳的状态。
正确做法:
每使用屏幕20分钟,向6米远以外的距离眺望至少20秒,最好能走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调整屏幕位置、亮度,注意坐姿,此外,睡前刷手机时记得开柔和的灯光,把手机屏幕设置成自动亮度调节,避免在暗环境中长时间面对过亮的手机屏幕。
很多患者总会问:“医生,我该用什么眼药水保养眼睛?有什么能让眼睛看起来更年轻、没有红血丝的吗?”长也有人喜欢用国外带回来的眼药水,认为效果好。然而,市面上一些所谓“网红眼药水”宣传的功效,如保护角膜、缓解疲劳、去红血丝等,往往只是短期效果。
这些眼药水常含有成分如甲基硫酸新斯的明、牛磺酸、盐酸四氢唑林等。比如,甲基硫酸新斯的明可以让瞳孔收缩,暂时让视力变得清晰,但作用一过,情况照旧,长期使用还可能带来副作用。盐酸四氢唑林能收缩血管,迅速让眼睛看起来没红血丝,但这只是掩盖症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甚至可能延误治疗。还有薄荷脑,就是让你的大脑感觉眼睛凉而已。
再看看所谓的洗眼液,号称能清洁眼睛,滋养眼部”,事实上并不需要。因为我们的眼睛有泪膜和天然的自净系统,泪液本身含有抗菌成分,可以有效抵御感染。频繁使用洗眼液反而会破坏泪膜,导致干眼症、眼表炎症等问题。
医生开出的正规眼药水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成分和效果都是经过临床验证的,是真正能治疗眼疾的。所以,不要随意使用眼药水“保养”眼睛,避免长期依赖错误的产品造成眼部损害。真正的保养是科学用眼,及时就医。
眼部化妆品如眼线、眼影、睫毛膏、美瞳和卸妆液等,可能通过机械摩擦、化学残留、过敏反应或微生物感染等途径对眼睛造成伤害。长期使用这些产品,容易引发睑皮炎、结膜炎、角膜炎等问题,还可能导致干眼症或睑板腺功能障碍。
比如,亮片眼影含有细颗粒物(如云母、金属粉等),这些成分边缘较锋利,更容易刺激皮肤和眼睛。眼科医生通过裂隙灯检查时,经常能看到化妆品颗粒混在泪液中,长期使用对眼表健康不利。
爱美无可厚非,但画眼妆时要注意不让化妆品进入眼睛,并及时彻底卸妆。总之,护眼没有“神药”,关键在于改掉不良习惯,合理用眼才是对眼睛最好的保护。
审核丨晋秀明 浙大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