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痛苦难耐的霉菌性阴道炎,中医终治愈
2024-09-26 [中医临床]

患者,女,35岁。走进深圳梧桐山中医学堂,我问病情时,患者欲言又止。我让她先平静情绪,慢慢说。

患者自诉,患霉菌性阴道炎三年之久,十分痛苦难受。她白带增多,外阴、阴道瘙痒、灼烧感,小便疼痛,外阴周围常发红、水肿。医院诊断为霉菌性阴道炎,曾用霉菌素冷霜、口服酮康唑、曲古霉素等治疗,虽然使用时有缓解,停药则加重,近两个月更加严重。

症状:带下清稀如水样,量多色白,绵绵不多,无臭,外阴瘙痒、灼痛,面色萎黄,神倦,纳少,口苦,便溏,舌淡胖,苔腻,脉濡数。

中医辨证:脾虚湿热。

中医治法:健脾燥湿,清热杀虫。

中医方药:完带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白术(土炒)、山药各20克 人参6克 白芍(酒炒)15克、车前子(酒炒)、苍术(制)各10克 甘草3克 陈皮、黑芥穗、柴胡各2克、萆薢、薏苡仁各20g,赤茯苓、黄柏、丹皮、泽泻各15g,通草6克。14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说,服药五六剂,就感觉症状减轻,再继续服药,慢慢就不痒了,灼热感也消失了,没有红肿的情况。

开了一个月的参苓白术丸,以巩固疗效。嘱咐注意饮食起居。后来霉菌没有再犯过。

霉菌感染又称为念珠菌感染,因此霉菌性阴道炎也称念珠菌性阴道炎,多见于幼女、孕妇、糖尿病患者,以及绝经后曾用较大剂量雌激素治疗的患者。霉菌性阴道炎病人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阴道瘙痒、灼烧感,小便疼痛,外阴周围常发红、水肿,表皮变化多种多样;可发生很浅的水疱丘疹;亦可形成湿疹状糜烂;个别可引起微小的白色脓疱,严重时发生溃疡。

霉菌性阴道炎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霉菌性阴道炎。尤其是孕妇,更易受到霉菌性阴道炎的威胁。据调查:约2/3的妊娠女性患有霉菌性阴道炎。女性怀孕后性激素水平高,抵抗力下降,再加上阴道充血、分泌旺盛、外阴湿润等,创造了一个非常有利于霉菌生长的环境。霉菌性阴道炎 不仅给孕妇的孕期带来烦恼,而且考虑到胎儿的原因只能选择性地用药,对疾病的康复也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霉菌性阴道炎严重时甚至能引发流产,若孩子出生时仍没治愈将会在产道感染婴儿,从而发生鹅口疮、皮炎等疾病。

西医药对霉菌性阴道炎治疗即使能暂时治标,也不能治本,容易复发。

中医认为生殖器念珠菌病是由于湿热在体内蕴结,加上外受毒邪所致。湿热是内因,而毒邪是外因,内因、外因相互作用使病情缠绵。日久湿热之邪必然要伤阴,出现阴伤、湿热阻滞的虚实夹杂的证候。中医治病特别注意不同的证候和不同的体质,给予不同的药物。一般讲,生殖器念珠菌病是以阴痒、白带增多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故中医又称本病为带下病、阴痒病,临床上常根据白带的量、色、气味及全身状况予以辨证施治,一般分为阴虚内热证、肝胆湿热证和脾虚湿热证三型论治。 

只要辨证准确,对证下药,中医治带下病往往效如桴鼓,标本兼治。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