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妇幼保健 我要投稿
“不熬夜、少生气”是女性最佳补药
作者:徐尤佳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4-10-21 [健康] [妇幼保健]

现如今,妇科诊室里有不少为怀孕生子发愁的患者,有的是反复胎停,有的是怀上了畸形儿,还有的想尽办法备孕却始终没有结果。

“我临证近50年期间,妇科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月经不调、经量过多或过少的患者较多,现在不孕不育、保胎患者日渐增多。”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傅萍说。

 

疾病谱变化 怀孕成难题

“来找我看病的女性,有些结婚好几年也没动静,再一查,竟是卵巢早衰,这多半与工作压力大、熬夜有关。”傅萍说。

30岁的杭州姑娘静静(化名)身材姣好,面容清秀,还开了一家舞蹈工作室。她已经两个月没有来月经了,到医院一查,竟是卵巢早衰,卵巢功能相当于绝经妇女。正在备孕的她静静捧着化验单欲哭无泪。

“这姑娘身高1米63,体重只有42公斤,平时经常凌晨一两点才睡,工作压力大,脾气也急躁,还拼命要减肥。”傅萍说,“这么年轻的姑娘,却提前进入了更年期,以后想生育恐怕会有点难。”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治疗,再加上改善生活作息习惯,静静的情况逐渐好转起来。

李女士(化名)今年36岁。别看她年龄不大,但已经6次怀孕,6次自然流产,属于典型的复发性流产。

去年年底,李女士和先生商量后打算最后一搏,终于成功怀孕,但就怕这次又流产。于是,她慕名来找傅萍保胎。

傅萍诊疗后发现,肾虚血瘀是李女士复发性流产的祸首,相当于西医的血栓前状态。“子宫淤血导致血栓形成、血流不畅,胚胎得不到血液里输送的营养,就长不大。”在补肾安胎的基础上,傅萍给李女士加了一些养血活血的中药,并配合西药肝素、阿司匹林。“我现在怀孕6个月了,胎儿各项指标都很好,终于圆了‘母亲梦’。”李女士兴奋地说。

傅萍介绍,复发性流产是指和同一个配偶连续发生2次及2次以上的自然流产。2次流产后再发流产的风险达到38%,3次流产后再发流产的风险达到80%以上。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原因有很多,已知的女方病因有遗传因素、子宫发育异常或病变、内分泌疾病、免疫缺陷、血液高凝状态(血栓前状态)、感染等。男方原因包括精子染色体异常、生殖道感染等。非遗传原因中最常见的是免疫问题和凝血问题,李女士就属于典型的凝血功能异常。

 

备孕女性应如何调养身体

《黄帝内经》有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那么,备孕当中的小夫妻到底该如何保养身体呢?傅萍给出的建议是:调整作息时间,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傅萍提醒,熬夜、肥胖、吸烟和饮酒,会对育龄女性的卵巢功能产生一定影响。还有研究发现,长期生气发怒、心情抑郁、工作学习紧张或精神上受到某种剧烈创伤,也会引起内分泌失调。“我常嘱咐患者,平时要多喝水、加强锻炼、别久坐、少吃夜宵、少染发,尤其是别熬夜。”傅萍说,“晚11点到凌晨1点是子时,这时的睡眠质量最好,熬夜会影响女性内分泌及男性精子质量。另外,从优生优育角度出发,化妆品、染发剂和烫发剂等属于化学品,也要尽量少接触”。所以,“不生气、少熬夜”就是育龄女性的最佳补药。

《黄帝内经》云“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指出35岁以后女性气血开始衰弱,故而怀孕概率也呈“断崖式”下跌。对此,傅萍建议准备怀孕的夫妇最好先做孕前检查,尤其是高龄女性,孕前要查一查生殖激素。若月经不调或婚后3个月到半年内没有怀孕,就应该有所警觉,及时入院检查,不要盲目观望。

 

 

专家简介

傅萍,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中医妇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杭州市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月经病、子宫肌瘤、不孕症、习惯性流产等疑难病的诊治。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