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阳气虚、痰湿重的咳嗽,这个方子可断根
来源:海外国医 2024-06-26 [中医临床]

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面有太多好方子了,像逍遥散、藿香正气散、四物汤等许多叱咤江湖的经典名方,都出自此书。我们今天今天要讲的苏子降气汤也是来源于本书。

 

苏子降气汤:苏子10克、姜半夏10克、厚朴6克、前胡6克、肉桂3克、当归6克、苏叶5克,炙甘草5克、生姜3片。

 

苏子降气汤主要用来治疗阳虚之人,在受寒了之后出现的咳喘、白痰、喘息等急慢性咳喘证。

 

简言之就是上实下虚之咳喘,上实,上元有痰,下虚,下元虚冷,而致病的根源就在于阳气不足。

 

再具体点,从脏腑来说就是肺实肾虚。

 

肺实:对于苏子降气汤证引起这个肺实肾虚证往往由外邪诱发,所以它可能存一定的表证,外邪袭表之后,肺主皮毛,外邪内合于肺,肺气失于肃降,所以就会咳喘短气痰多,痰阻气机导致胸隔满闷,所以咳喘痰多,胸隔满闷归纳起来是肺实的基本特点。

 

肾虚:反映是肾气虚,肾阳虚,肾阳不足不能温化,水湿得不到温化,既能变成痰浊,也可能水泛肌肤成浮肿,因为水湿内停,阳气不足。一有外邪,外邪引动内饮,除了痰多清稀,也可以产生浮肿、腰酸腿痛等肾气不足、肾精不足的情况。

 

很多中老年人咳嗽、气喘、痰多,根本在于肾虚的原因,受寒等只能算是诱因。以及被现代医学定义为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都能表现出类似的症状,虽然是肺的问题,但是根源却在肾。

 

这时候你怎么能忘了苏子降气汤呢?!

 

苏子、半夏、前胡、厚朴、苏叶、生姜这几味药大家熟悉不熟悉,没错就是张仲景经方半夏厚朴汤去茯苓加前胡(苏叶、苏子同用),这几味药共同发挥作用,把闷在肺里面的寒痰给温化掉,把肺的寒痰就驱逐出去,让肺舒服一些,人就不会感到憋闷喘咳了。

 

上面这一组药是解决“上实”问题的。

 

这里面苏子、半夏、前胡不但化痰,还能降气,让气往下走,厚朴也是常用的降气药,像经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这些降气药让气机往下走,咳嗽、气喘就会缓解,因此降气药也可以叫止咳药。

 

另外,这里还涉及到一个“下虚”的问题,也就是肾阳虚。肾主纳气,肾阳不足了之后,我们说气就会浮在上面,降不下来,呼吸就会变短浅,人就会喘。

 

肉桂生阳气,肾不纳气说到底在于肾阳不足,痰湿的出现也是因为肾阳不足,不能气化水液所致。肉桂入肾,温补肾阳,引火归元,使人感到温暖,还能向下纳气,纳气归肾,让呼吸变得深长。

 

这个方子还加了一点当归,我们都知道当归能够补血活血,是入血份的一个药,与上面的大队理气药互为对照。理气药多温燥,有伤阴耗液的副作用,这个当归恰恰可以补血润燥。

 

当然,这不是我们选当归的根本原因,补血润燥的药那么多,我们偏偏选了当归,为啥?

 

《神农本草经》:“当归,味甘,辛温,主咳逆上气,润肺气”。

 

《本草蒙筌》:“经云,当归主咳逆上气。议者以当归血药,如何治胸中气也?殊不知当归非独主血,味兼辛散,乃为血中气药。况咳逆上气,非止一端,亦有阴虚阳无所附以致然者。今用血药补阴,与阳齐等,则血和而气降矣”。

 

有人也在《中国中医报》当归所治咳喘气逆,多属内伤久咳,无问虚实、有痰无痰,皆可应用;但以精血不足者最为恰当。若系外感病程中所出现的咳逆,当以证属风寒而偏燥者为宜,临证须审慎。

 

好啦,这个就是专门解决中老年人的老慢支肺气肿哮喘的苏子降气汤,当出现以下情况的时候用,就是舌苔白厚,痰特别多,白色的痰,慢性的咳嗽,同时胸闷,老是喘气,呼吸困难,尤其是吸气困难,下肢无力,或者哮喘就可以用了。

 

这个方子整体是温性的,专门帮助解决中老年人的老慢支肺气肿哮喘等病,当出现以下情况的时候用,就是舌苔白厚,痰特别多,白色的痰,慢性的咳嗽,同时胸闷,老是喘气,呼吸困难,尤其是吸气困难,下肢无力,或者哮喘就可以用了。

 

如果不想熬汤药,可以服用中成药。中成药把肉桂换成了沉香,用沉香温肾助阳,纳气平喘。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