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中医临床 我要投稿
名医用4味药治息肉,去死肌、蚀恶肉
2024-06-05 [中医临床]
西医按照不同的生长部位来给息肉命名,而中医看息肉就是痰浊、瘀血,相互裹结而成的死肌、恶肉。今天给大家介绍4味治息肉厉害的中药。

有人问,息肉怎么治?

 

一提到息肉和囊肿等病症,很多人心里可能也会“咯噔”一下,因为害怕这些病症会演化成疑难杂病。

 

中医治病,要透过病名看到病因,病因抓住了,成功的几率就有了五成,另外五成靠什么?

 

靠医者对中药的悟性。

 

息肉是怎么来的?

 

一句话,痰浊,瘀血,相互裹结,像面团儿一样,越滚越大,最后变死肌,变恶肉,所以息肉虽然也是肉,但它里面包裹的都是身体代谢不掉的垃圾,是我们的各种坏情绪。

 

西医按照不同的生长部位来给息肉命名,长在鼻腔里的叫鼻息肉;长在直肠里的叫直肠息肉;长在胃里的叫胃息肉;长在胆囊里的叫胆囊息肉;长在声带里的叫声带息肉。

 

由中医大家石恩峻老先生多年经验积累出来的息肉良方就很有用。

 

基本方子就是:乌梅30克,炒薏苡仁30克,白僵蚕10克,威灵仙15克。

 

石老用这个方子来治疗息肉等症状,每每都收获良好的效益与效果。

 

那么这仅仅四味药的药方,为何能屡用屡效呢?

 

1.乌梅

 

这个药方的主药就是乌梅。

 

梅子是一味很好的中药,可以说是药食同源。

 

不过中药中入药的乌梅可不是超市里那种蜜饯乌梅,而是将未熟透的梅子经过熏制特殊处理而成的乌梅。

 

《神农本草经》认为,乌梅可以“去死肌,蚀恶肉”,在身体中多余出来的赘肉、恶肉,都可以通过乌梅外敷来祛除干净。

 

既然外敷能够消除恶肉、死肌,那身体内的息肉是不是也能够消除呢?

 

息肉就像是痰淤积累的产物,无非就是痰淤血阻塞导致息肉不能变小。

 

所以用药时讲究一收一散,收服收效,消散化散。乌梅性酸,化痰淤的作用很强大。

 

2.白僵蚕

 

白僵蚕就是指僵死掉的蚕,这种蚕比正常死亡的蚕要僵硬一些,而且这种蚕僵而不朽,尸体并不会腐烂,而是以僵硬的蚕尸的形式固定下来。

 

古人认为这种僵蚕具有金的属性,质硬的东西天生就是破除结硬的好手,好比于一团乱麻,如果缠得不太结实的话,就可以婉转地将其解开。

 

但如果缠得太结实,就只能够用金气一股脑地破开。

 

而僵蚕就是一味散结淤积的重要药物。

 

 

3.威灵仙

 

威灵仙对于喉咙部位的哽咽和梗塞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比如,威灵仙治疗骨鲠在喉可以说是人尽皆知。

 

如果不小心有鱼刺卡喉,威灵仙可以很有效地将其化解掉。

 

由此看来,不仅仅是骨鲠可以被化解,就连身体内的息肉都可以顺利化掉。

 

威灵仙与白僵蚕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4.薏苡仁

 

薏苡仁具有化痰软坚的作用,对于多发性息肉、多发性脂肪瘤等疑难病症,都有一定的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在疑难病中,凡是痰、湿、热证,舌苔白腻或者舌苔黄腻,均可重视薏苡仁的运用。

 

薏苡仁可以除湿,可以清热,可以排脓,张仲景的薏苡附子败酱散,孙思邈的千金苇茎汤,都用到了薏苡仁

 

这两个方子是干啥的?

 

它们可以分别治疗肠痈和肺痈,就是肠道和肺部因为湿热、瘀血,长了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薏苡仁用上,可以把它们消解掉,从这个角度来讲,薏苡仁又有协助威灵仙、白僵蚕分化息肉的作用

 

它可以一边消,一边把这些痰湿瘀血利出去。

 

而且薏苡仁炒过以后带有一点儿谷物的焦香,刚好是脾胃喜欢的味道。

 

所以它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健脾,中医讲,脾主肌肉,肌肉长得好不好全靠脾胃。

 

身体表面的恶肉也好,内部的恶肉也好,和脾胃不能很好地升清降浊有很大关系。

 

四味药,鼻息肉、胃息肉、肠息肉、胆息肉等等都能治,如果辨证得当,各加引经药组,效果会更好。

 

俗话说得好,药无引使不达病所,例如下面5种息肉的基本治疗方极有临床价值。

 

1、声带息肉:玄麦甘桔汤加乌梅30g威灵仙15g炒薏苡仁30g白僵蚕10g水煎服

 

2、胃部息肉:平胃散加乌梅30g威灵仙15g炒薏苡仁30g白僵蚕10g水煎服

 

3、肠道息肉:乌梅30g威灵仙15g炒薏苡仁30g白僵蚕10g红藤20g水煎服

 

4、胆囊息肉:四逆散加乌梅30g威灵仙15g炒薏苡仁30g白僵蚕10g水煎服

 

5、鼻腔息肉:四逆散加苍耳子散加乌梅30g威灵仙15g炒薏苡仁30g白僵蚕10g水煎服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