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容易拉肚子,这与气温波动大、饮食不慎、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西医认为这是因胃肠道感染了细菌、病毒所引起的炎性病变。
有一款中成药叫肠炎宁片,可应对胃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
那么,肠炎宁片的功效是什么,有何特点?下面一起来了解。
组成与功效
肠炎宁的药方是研制方,首载于1990年12月出版的由张炳鑫主编的《中成药实用手册》。
其主要成分是金毛耳草、地锦草、香茹(香薷)、枫树叶、樟树根,有片剂和糖浆剂。原书载其功能是“抗菌消炎”,主治“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
1998年颁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八册(保护品种分册二)》中收载此方,明确其功用为“清热利湿,行气。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小儿消化不良”。
可见该药在当时曾发挥过重要作用,成为保护品种。
十多年后,肠炎宁片及糖浆正式入载《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现行中成药肠炎宁片完全采用原方药物,即地锦草、金毛耳草、樟树根、香薷、枫香树叶5味药,加入蔗糖、羧甲淀粉钠、二氧化硅、乙醇等辅料制成。
本药有清热利湿、行气之功,主要用于治疗大肠湿热所致的泄泻,症见大便泄泻、腹痛腹胀,粪便酸腐而臭,或完谷不化,或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药理学证实,本药有抑菌抗病毒、抑制肠运动等作用,对急慢性胃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小儿消化不良等见上述证候者有确切效果。
中医论治泄泻,通常分湿热、寒湿、伤食、脾虚等证型。本药所针对的主要是湿热泄泻,故治法上突出清热利湿。
方
解
方中药物多为地方草药,其中金毛耳草载于《江西省中药材标准》,性平味苦,功专清热解毒,除湿止泻,为君药。
地锦草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可清热解毒,利湿止泻;枫香树叶出《本草纲目》,可解毒除湿,行气止痛,共为臣药。
樟树根理气除湿,香薷化湿和中,共为佐药。全方药专力宏,清热祛湿为主,兼以行气止痛,可标本兼治,有效缓解患者的“泻”“痛”“胀”症状,不失为众多同类中成药中的佼佼者。
服法及禁忌
肠炎宁片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褐色,气芳香,味酸、微苦。
每片重0.42克,口服,一次3~4片,一日3~4次;小儿酌减。
目前市售的同成分品种还有糖浆剂、咀嚼片、丸剂、颗粒、胶囊等剂型,按说明书服用即可。
禁忌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不宜同服滋补性中药。
✿本药苦寒,不可过量或久用,辨证属脾虚、寒湿、阳虚泄泻者不宜使用。
✿有严重脱水,或有严重脓血便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年老体弱、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孕妇及对酒精过敏者禁用。糖尿病患者不宜选含糖制剂。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尚学瑞 河南省辉县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