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在维持身体健康中起着重要作用。
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张北平主任医师及消化道早癌中西医结合防治团队将通过本专栏定期推送消化疾病的养生保健及中西医防治知识,为您的消化健康保驾护航!欢迎持续关注。
24岁的小张去年刚刚步入职场,紧张的工作节奏使得他的生活一下子忙碌起来。最近,小张总觉得胃部隐隐作痛,还有腹胀、嗳气的症状,同事都劝小张尽快到医院看看究竟有啥问题,于是小张来到广东省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就诊,在医生的建议下,完善了幽门螺旋杆菌及胃镜检查,但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
小张不禁向医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检查都没有什么异常,我还是会觉得不舒服呢?虽然我平时工作比较忙碌,但是饭一顿也没落下,感觉胃不舒服的时候也会煲汤,把饭放到汤里泡软了吃养养胃。”原来,小张有吃汤泡饭的习惯,最近因为工作繁忙更加频繁地吃汤泡饭,把自己喜欢的菜、汤和米饭混到一起吃,小张认为这样既方便又营养,还节约了时间。
医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耐心地给小张解释:“汤泡饭其实并不是一个养胃的习惯,汤、饭、菜混着吃进去,不仅会减弱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分解、影响消化液的分泌,还会因为汤泡饭中过多的液体冲淡胃液,加重胃肠道负担,久而久之损伤胃肠功能,这才引起胃肠道不适症状。”随后医生给小张辨证地开了中药,并叮嘱小张要改变饮食习惯,不吃或少吃汤泡饭。小张认真地遵照医生意见,两周后他再次来到脾胃病科门诊复诊,高兴地告诉医生,现在已经没有胃痛腹胀的症状了,胃口也比原来好多了。
【北平说】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喜欢用菜汤、开水或各种营养汤泡饭吃,特别是老年人更是多见。还有些父母也常常这样用汤泡饭喂小孩,他们认为经汤泡过的饭会变得更可口,且容易下咽和消化。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吃汤泡饭究竟是养胃还是伤胃?
一
汤泡饭影响食物消化,易伤胃肠
从人体消化过程来说,牙齿对食物的咀嚼是第一步。在口腔中食物初步分解消化,坚硬的牙齿将大块的食物切磨成细小的块状、颗粒状,便于下咽,也方便下一步胃肠继续消化吸收。更重要的是,在咀嚼的过程中,含有多种消化酶的唾液与口腔内的食物混合,可帮助营养物质消化。食物在口腔中得到较好地初步分解消化后,减轻了胃肠的消化吸收负担,这对保护肠胃健康十分重要。
汤泡饭往往是汤内饭菜混在一起夹杂着多种食物,流体状态容易快速流入食道,减少了汤内混杂食物在口腔停留的时间,因此常常未经充分咀嚼及初步消化分解就进入胃里,这样不仅会增加胃肠负担,而且营养也不易被彻底吸收利用。同时,吃汤泡饭减少口腔咀嚼从而影响口腔、胃和胰脏等消化液的分泌,且“汤水”中过多的液体会冲淡胃液,进一步加重胃肠消化负担。久而久之损伤胃肠功能,引起胃肠道不适症状。
二
汤泡饭不宜长期吃
虽然汤泡饭制作方便、美味,也是处理剩饭剩菜的一种好方法,偶尔吃汤泡饭对身体没什么影响,但若长期养成这种饮食习惯则对身体有害无益。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吃汤泡饭容易消化,这是一种误解。还有很多父母认为“营养在汤汁里”,殊不知,一般汤里蛋白质只有肉中蛋白质含量的7 %左右,而大量营养物质仍都留在肉类中。因此,给孩子吃所谓的“营养汤”泡饭不仅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反而容易罹患营养不良、贫血等病症。再加上孩子的吞咽功能不是很强,如果长期吃汤泡饭,由于吞咽速度过快,容易使汤汁米粒呛入气管,造成危险。
因此,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千万不要让孩子养成吃汤泡饭的习惯,宁愿让孩子细嚼慢咽多花点时间,也不要催促快吃快吞。老人吃饭如果咀嚼或吞咽困难,为了使食物能顺利地吞咽,可以在吃饭前先喝几口汤,给口腔和食管增加一点“润滑剂”,以防止干硬食物刺激消化道。当然,也可以将米饭适当煮得松软一点或吃粥类主食。
总之,“汤泡饭,嚼不烂”。吃汤泡饭是一种不良的饮食习惯,不管是汤饭、茶泡饭、酱油泡饭或开水泡饭都应尽量少吃或不吃。而且不论吃什么食物,都要养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