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国际论坛 我要投稿
推动中药材产业“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2022-07-25 [其它] [国际论坛]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准确把握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和内涵,推动“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促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需要。其中,质量变革是主体,效率变革是主线,动力变革是基础,三者之间互相依存,相互作用,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以质量变革为主体,促进品种、品质、品牌全要素提质增效

以质量变革为主体,从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等“三品”环节推动质量变革,促进品种、品质、品牌全要素提质增效,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围绕品种培优,推动质量变革。优质的种子种苗是中药材质量优质稳定的基础,良种的选育繁育是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源头工程”,坚持在科学规划、种子种苗、选育繁育、道地保护上下功夫,确保中药材品种质量。二是围绕品质提升,推动质量变革。坚持质量为先,严格质量把控,坚持在中药材质量标准、质量安全、质量追溯、质量监管上下功夫,从源头保障和提升中药材的品质。三是围绕品牌打造,推动质量变革。品牌打造主要是打造区域地标品牌,打造具有特定地标符号的品牌,立足于当地比较优势,立足于当地独特的地域品种、独特的地域环境、独特的文化传承,依托资源的稀缺性、品种的独特性、产品的唯一性,把地域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从而化解中药材同质化竞争,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效率变革为主线,促进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效率提升

以效率变革为主线,从生产标准化、加工现代化、流通信息化等“三化”环节推动效率变革,促进生产、加工、流通全过程效率提升,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聚焦生产标准化,推动效率变革。根据自然资源禀赋,系统规划标准化生产基地;推行集中连片适度规模化种植,促进规模化、机械化生产;践行“两山理论”,促进绿色化生产,提升中药材生产效率。二是聚焦加工现代化,推动效率变革。制定初加工与中药饮片一体化生产技术规范,全面提高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水平;延长中药材产业链,加强中药材综合利用,提高中药材附加值;加大中药材加工机械的研发,探索适合中药材机械化生产的发展之路,提高中药材加工效率。三是聚焦流通信息化,推动效率变革。顺应新时代物流业发展趋势,建设集采收、初加工、包装、仓储和运输于一体的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包括药材种植、产地加工、产品研发和生产、市场流通、消费人群等数据在内的中药材交易推广信息平台;推动中药产品现代物流体系与流通追溯体系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建成集商品集散、信息汇聚、仓储物流、加工配送、追溯管理为一体的中药材交易集散市场,提升中药材流通效率。

以动力变革为基础,促进科技、制度、组织全维度创新驱动

以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以制度创新破除发展障碍,以组织创新促进分工合作,从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等“三新”环节推动动力变革,促进科技、制度、组织全维度创新驱动,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科技创新,推动动力变革。科技创新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基础,科技创新引领制度创新与组织创新,加强科技支撑平台建设,建立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坚持制度创新,推动动力变革。有效的制度供给短缺,是制约当前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要在资源配置、土地制度及收储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坚持组织创新,推动动力变革。中药材生产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是制约中药材产业化、专业化的重要瓶颈,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壮大龙头企业,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杨海平  湖南医药学院)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