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龙 广东省名中医,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二级专家,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珠海“英才计划”一类人才,南粤最美中医,珠海十大名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古代经典名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副会长、广东省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澳门中华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珠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粤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心首个医疗机构制剂——益气甘露颗粒献方者;主持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近20项,出版专业著作27部,SCI论文3篇,学术论文90余篇。近年来致力于经方临床应用的研究与推广,擅长用经方治疗糖尿病以及内科杂病。曾作为珠海市新冠肺炎中医救治组组长全程参与新冠病毒救治,获珠海市抗疫先进个人。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许某,女性,时年50岁,2017年2月7日初诊。
10年前出现胸前区疼痛,疼痛与情绪及饮食有关,疼痛症状反复发作,近年来发作频率增加,容易感冒,受凉后颈部疼痛,常腰酸伴有四肢冰凉,大小便正常。
首诊证候
主诉:胸前区疼痛10年余。
刻诊: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紧。
既往史:无其他重要病史。
过敏史:无药物以及食物过敏史。
辅助检查:患者自述曾做心脏功能、胃镜检查未发现异常。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胸痹。
证候诊断:心肾阳虚,心脉不畅。
治法:益气壮阳,温经止痛。
处方:小柴胡汤合当归四逆汤化裁。
当归10g,桂枝10g,细辛10g,白芍15g,通草15g,大枣20g,炙甘草10g,柴胡15g,黄芩10g,法半夏15g,党参10g,生姜10g,制附片10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
医嘱:注意休息,少熬夜;饮食忌肥腻辛辣醇酒之品;节房室,畅情志。
【随诊过程】
复诊:2017年2月21日
前药后胸痛明显减轻,但自觉热气,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细滑。原方加瓜蒌皮,再进7剂。
按语:胸痹是因心脉挛急或闭塞引起的膻中部位及左侧胸膺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其病性虽然分虚实两大类,但常常本虚标实,且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由于病机为心脉挛急或闭塞,所以常在情绪激动、饱餐之后、劳累过度、寒冷刺激等因素作用下而诱发或加重。胸痹的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其病位以心为主,然其发病多与肝、脾、肾关系密切。
此案患者胸前区疼痛反复发作,受凉后颈部疼痛,常腰酸伴有四肢冰凉,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紧,此乃心肾阳虚所致;疼痛与情绪及饮食有关,此乃心脉不畅,故而刘老师用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用小柴胡汤舒畅心脉,扶正祛邪。此乃活用经方之法,因为当归四逆汤合小柴胡汤一般不用于胸痹的治疗,方虽不同,理法却一。当归四逆汤加附子可以温补心肾,散寒止痛;小柴胡汤可以疏通胸中气滞。■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名医工作室供稿,本案内容摘自《三年难得师承录:跟师经方家刘志龙教授记》,黎崇裕编著,2019年7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指导专家:刘志龙 主任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