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名医论坛 我要投稿
刘志龙:茵陈五苓散治紫癜案
来源: 广东中医药 2022-05-01 [其它] [名医论坛]
刘志龙 广东省名中医,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二级专家,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珠海“英才计划”一类人才,南粤最美中医,珠海十大名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古代经典名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副会长、广东省经方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澳门中华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珠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粤澳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中心首个医疗机构制剂——益气甘露颗粒献方者;主持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近20项,出版专业著作27部,SCI论文3篇,学术论文90余篇。近年来致力于经方临床应用的研究与推广,擅长用经方治疗糖尿病以及内科杂病。曾作为珠海市新冠肺炎中医救治组组长全程参与新冠病毒救治,获珠海市抗疫先进个人。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以案说医】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

 

【基本资料】

 

张某,女性,时年52岁,2015年4月28日初诊。

 

双下肢有针头至黄豆大小瘀点、对称分布,双下肢轻度水肿且皮肤干燥,头汗多,无腹痛便血。半年前有一次发热、头痛、关节痛后出现下肢皮肤皮下有出血,经中西医治疗一直未愈,遂来诊。

首诊证候

 

主诉:紫癜半年余。

刻诊:舌质暗红,苔白根部黄,脉滑。

 

辨证论治

 

中医诊断:肌衄。

西医诊断:紫癜。

证属:湿热内蕴。

治法:清热祛湿,凉血止血。

处方:茵陈五苓散化裁。

茵陈30g,茯苓15g,猪苓15g,泽泻30g,生白术15g,桂枝尖10g,石菖蒲10g,木通10g,白豆蔻15g,黄芩15g,紫草15g,赤芍15g,7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

医嘱:注意休息,饮食宜清淡,忌肥腻辛辣醇酒之品。    

 

 

随诊过程

 

复诊:2015年5月5日

 

前药后紫癜症状控制,皮下瘀点无新发,双下肢水肿减轻,但近来感冒,遂改方调治感冒。

 

 

 

按语:《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诸血门》云:“血从毛孔而出,名曰肌衄。”后世治疗肌衄着重于气血论治,如《赤水玄珠》云:“气血亏虚,血随气散者,治宜补血固表,选用当归补血汤、黄芪建中汤、保元汤等方;阴虚火旺者,治宜养阴清火,用凉血地黄汤或当归六黄汤;由胆热而致者,用河间定命散。”刘老师诊治肌衄非常重视舌脉,如本案患者舌质暗红,苔白根部黄,脉滑,说明有湿热内蕴;加之患者双下肢轻度水肿且皮肤干燥,但头汗多,说明水液代谢失常,因而选用茵陈五苓散清热祛湿,再加凉血止血、清热通利之品,故疗效甚好。■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应前往正规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来源: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名医工作室供稿,本案内容摘自《三年难得师承录:跟师经方家刘志龙教授记》,黎崇裕编著,2019年7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指导专家:刘志龙 主任中医师】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