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
这是今天夏天我制裁的第一只蚊子
看着手上粉嫩的“小山丘”
我意识到我还是晚了一步!
我是秃秃
AKA灭蚊杀手·夏日战斗士
和我一样是「招蚊体质」的人应该深有体会,一到夏天我们就会成为蚊子嘴里肥美的晚餐。
可别小瞧这比指甲盖还小的蚊子
每年葬送在它手里的人命,几乎是数以万计!
你听说过疟疾吗?
这是最为流行且凶险的传染病之一
由疟原虫经雌性按蚊叮咬传播
算是传染病里的“老大哥”
它让乾隆数度攻击缅甸而不得
让名声赫赫的罗马变衰落
那么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呢?
疟原虫的自述
我是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
和你们打工人往返于家和公司一样,我往返在人体和按蚊之间。
在蚊子叮咬人的过程中,我就会跟我的同伙随着血流一起窜进体内。
我们的第一站就是肝脏。
为了可以更好的呆在这里,我们会偷袭肝细胞,让这里成为属于我们的据点。
虽然困难,但我们还是成功占据了一席之地。
接下来就是组建我们的军队。跟你们人类不一样,我们可以无性繁殖,所以没多久我们团伙就逐渐壮大起来。
因此我们开始不满足于肝细胞这一个据点,于是我们又盯上了红细胞。
同样,它们也没能够抵挡住来自我们的攻击。
因为我们的破坏性过于强,所以会引起身体其他部位的警觉,人体会开始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
等下一次被蚊子叮咬的时候
我们繁殖出来的小崽子们就会被送还到蚊子的体内,进行有性繁殖。
繁殖出来的疟原虫又会被送到下一个人身上,然后开启新的循环,周而复始...
疟疾的危害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世卫组织非洲区域2000-2020年的疟疾病例和死亡估计病例
(图源:世界卫生组织)
报告显示,2019年~2020年期间,世卫组织非洲区域的估计疟疾病例从2.13亿增加到2.28亿,
死亡人数从53.4万人增加到60.2万人。
全球预计疟疾病例和死亡
(图源:世界卫生组织)
报告显示,从2000年~2020年,抗疟工作挽救了全球1060万人的生命。
然而,2020年全球疟疾死亡总数已经达到62.7万
相当于每分钟就有一人死于疟疾,比2019年增加了6.9万。
这些看上去冰冷的符号,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最终却因为疟疾走向死亡!
疟疾的并发症分为两种:
急性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①低血糖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在孕妇和儿童中间
②酸中毒也是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非心源性肺水肿,致死率可达到80%以上
④急性肾损伤
⑤血液系统异常。主要是疟原虫破坏大量红细胞出现的严重贫血
⑥肝功能异常
⑦其他并发症等
慢性并发症
①热带巨脾综合征
②三日疟相关肾病
③伯基特淋巴瘤和皿病毒感染
人在感染疟疾后,并不会第一时间就发觉,它还有潜伏期。
因为感染原虫量、株的不一
人体免疫力的差异
感染方式的不同
每个人的潜伏期都是有差异的,长的可能需要8~14个月,快的只需要几天。
感染疟疾的三个阶段
人在感染疟疾后,除了潜伏期,一共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表现都不同。
发冷期
你会觉得感觉浑身发冷,四肢冰凉,忍不住全身发抖,打寒颤。
持续时间10分钟~60分钟不等。
发热期
冷感消失后,体温又会迅速上升。如果你之前感觉越冷,你现在体温就会越高。
还会伴随一定的头痛、呕吐、心悸,让人辗转反侧,痛苦不已。
持续时间在2~6小时,个别可达10余小时。
出汗期
发热期过后,先是脸上和手心会出汗,慢慢到全身的衣服都被浸湿。
然后没有了之前的痛苦感,可以照常生活和工作。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就是因为前面提到过的,疟原虫在破坏红细胞!
如不及时治疗,疟疾可能在24小时内发展成严重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疟疾可防可治
实际上,疟疾早期的诊断治疗可以减少传播并且阻止死亡。
这要归功于“中国神草”青蒿素以及它的发现者屠呦呦女士!
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青蒿素在全世界已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
这是屠呦呦送给患者的礼物,
更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
不光如此
2017年我国就已经实现无本地感染病例;
且连续四年保持为0;
还在2021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认证为无疟疾国家!
这也是大家为什么好像觉得疟疾离自己很远的原因。
但其实,在20世纪40年代时,每年报告都还有近3000万疟疾病例。
这无疑是令人惊叹的成就!
但你以为没有感染病例就可以松懈吗?
不,今天作为全国疟疾日,大家除了要了解疟疾,更应该学会预防疟疾,维护我们今天已有的成果。
避免按蚊叮咬是预防疟疾最简便有效的措施。
✔使用驱避剂或蚊帐;
✔及时清除垃圾、杂草、填平污水坑;
✔注意个人防护,野外工作穿长袖衣裤;
✔裸露部分涂敷驱蚊剂。
以上几点都可以有效避免疟疾的侵害
但如果身体已经发现不适,请尽快到医院就诊检查。
抗击新冠我们人人有责,
疟防成果我们更要竭力守护!
参考文献:
世界卫生组织《2021世界疟疾报告》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21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