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养生保健 我要投稿
睡觉时打呼磨牙流口水,可能是身体在暗示……
来源:新健康新活法 2020-07-04 [健康] [养生保健]
我们在睡觉的时候,总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比如打鼾、流口水、磨牙等,这可能是因为你睡姿不正确,心理压力过大,睡眠习惯不好,但抛开这些原因,它还有一些你不容忽视的原因。

流口水

 

 

1、口腔疾病

 

睡觉流口水,有咸味,枕巾呈淡黄色,很可能是由于口腔卫生状况不佳。如果口腔内有溃疡,疼痛的刺激会促进唾液分泌,诱发流口水。

 

2、胃脾失调

 

成年人流口水是脾胃功能失调的一种表现,常见于脾胃运动功能减弱、水湿停留、脾胃湿热或胃里存食下降、胃热上蒸,即所谓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3、面神经炎或中风

 

面部受凉、吹风或感冒后,突然出现睡觉流口水的情况,一定要警觉。

 

可以对着镜子笑一笑,如果发现有口角歪斜的情况,或是存在眼睛闭不严、头痛等症状,可能是面神经炎或中风的前兆,建议立即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缓解措施

 

1、如果是口腔疾病,可用药促进溃疡愈合,流口水的情况会自动消失。

2、如果脾胃功能出问题,可以试试吃些具有健脾功能的食物,如莲子、玉米、红枣、山药、蜂蜜等。

 

另外,怀疑是疾病引起睡觉流口水的,要尽早到医院检查治疗。

 

 

 

 

 

打鼾

 

 

睡觉爱打呼噜的人在夜间睡眠时,由于上气道塌陷,导致通气不畅,当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便引起了振动而出现我们听到的鼾声。虽然是常见的毛病,但也不容忽视。

 

据了解,即使是偶尔打鼾的人也要比正常人患上心脏病的风险高出20%。而经常失眠打鼾的则高出33%。

 

此外睡眠呼吸反复暂停,易造成机体严重缺氧,形成低血氧症,而诱发高血压、心率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容易在凌晨发生猝死。

 

缓解措施

 

1、可以尝试着维持侧睡的姿势。

2、可以尝试通过减肥来减少脖子上的脂肪,从而使打鼾症状有所缓解。

3、可以通过戒酒,改变不良睡眠习惯、使用鼻清洁器保持鼻子通畅等方式来减少打鼾发生的几率。

 

 

 

 

 

肌抽跃

 

 

肌抽跃,就是刚入睡时身体猛然一抖,而且通常会伴随着一种跌落或踏空的感觉。

 

有数据表明,大约70%的人在睡梦中抖过。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它频频出现,或许是大脑在向你发出求救信号。

 

1、缺钙

 

血钙低从而导致肌肉、神经兴奋性亢进,从而引起的痉挛抽搐。

 

2、症状性肌抽跃

 

伴有头痛、头晕等状况,需要到医院做脑部CT或磁共振检查,判断此种肌抽跃是不是由于脑部有病变而表现出来的症状。可能病因有:脑细胞的代谢性或储存性疾病、脑的退化性疾病、脑炎等。

 

缓解措施

 

1、睡前可以伸展腓肠肌、足部肌肉,这有助于预防抽筋。

2、适当喝水,少喝咖啡。

3、生活规律上也要注意及时调节。

4、白天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晚上即使没睡好也要按时起床,这样坚持数天。

 

 

 

 

 

磨牙

 

 

磨牙本身不是什么病,如同做梦、说梦话一样。但千万别不把磨牙当回事,长此以往地磨,嘴里真的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牙齿变形

 

牙齿的保护层(牙釉质)会在长期的“内斗”(磨损)中慢慢丧失,引发牙齿过度敏感的症状,甚至造成牙周组织损伤,引起牙龈炎和牙周炎,使牙齿过早地松动脱落。

 

2、腮帮子响

 

颞下颌关节(咬东西时手放耳朵前能摸到会动的部分),他作为咀嚼的支点,如果晚上还得不到休息,可能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比如,有的人张嘴腮帮子就会出现“咔咔”的声音,严重时还会使整个颞下颌关节骨质受损。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