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科技
  • 2023数字中医药发展研讨会召开 推动中医药数据资源转为生产要素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3-12-29 [科技] [中国中医药]
    12月22日,以“数字驱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数字中医药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二级巡视员陈梦生、规划财务司副司长陈丽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监测统计中心主任李宗友等出席会议并致辞。
  • 基因组学助力解决中医药发展痛点
    作者:雍黎来源:科技日报 2023-12-29 [科技] [中国中医药]
    疗效机制不清、新药开发难等影响中医药行业的痛点问题有望得到解决。12月27日,2023中药创新发展论坛暨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举行,来自国内中药界的院士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中医药学现代化发展提出真知灼见并汇报最新成果。
  • 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风险检测关键技术:控制中药注射剂“过敏反应”
    作者:李娜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3-12-15 [科技] [中国中医药]
    2023“科创中国”中医药典型案例⑤
  • 5G赋能 探索中医药跨界融合新路径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2023-12-08 [科技] [中国中医药]
    12月6日,在2023世界5G大会期间,5G与5G与未来中医药发展战略论坛在河南郑州召开。论坛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产业走向国际”为主题,汇聚中医药领域和信息技术领域多位专家,深入探讨如何丰富5G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场景,探索中医药跨界融合的新路径,加快构建中医药数字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新格局。
  • 中医药院校全民阅读与数字资源建设研讨会召开
    作者:伍志成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3-11-30 [科技] [中国中医药]
    11月28日,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承办的中医药院校全民阅读与数字资源建设研讨会在辽宁沈阳举行,会上发布中医药数字阅读终端、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题库(机构版)。
  • 可视化针刀微创技术:为传统针刀装上“安全导航”
    作者:徐婧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3-11-30 [科技] [中国中医药]
    2023“科创中国”中医药典型案例③
  • 《科学》子刊刊发中外联合研究成果:网络医学框架揭示中医药药症关系机制
    作者:伍志成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3-11-23 [科技] [中国中医药]
    近日,国际顶尖期刊《科学》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刊发中外联合研究成果《网络医学框架揭示中医药药症关系》。该研究通过建立网络医学框架,揭示了疾病症状与中药靶点在人类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上存在普遍性的拓扑互作关系,从复杂网络与系统角度提出了中药治疗疾病原理的现代科学解释。
  • 中医药研究首登顶级医学期刊 通心络使急性心梗死亡风险降三成
    作者:张秀兰来源:新京报 2023-11-18 [科技] [中国中医药]
    11月16日,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等承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成果发布会举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发布的“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成果显示,通心络可显著降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风险36%,研究成果已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
  • 顶刊《内科学年鉴》发表研究:针刺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取得突破
    作者:徐婧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3-11-17 [科技] [中国中医药]
    日前,国际权威期刊《内科学年鉴》(IF=39.2) 发表针灸学研究论文。研究结果发现,针刺组比假针刺组和等待治疗组能更为显著的减少UAS7得分(UAS7得分越高,尊麻疹症状越重)。
  • 国际医学期刊JAMA刊发我国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重要成果
    来源:中国中医 2023-11-01 [科技] [中国中医药]
    10月24日,国际知名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刊发《中药复方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CTS-AMI临床随机研究》。该研究通过一项大型、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试验,证实在指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中药“通心络”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疗效和安全性。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基本形成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0-27 [科技] [中国中医药]
    近年来,中医药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中医药科研项目投入显著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网络基本形成。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与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来源: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3-10-13 [科技] [中国中医药]
    近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促进首都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 我科研人员发现枸杞壮骨的药效物质调控机制
    来源:科技日报 2023-10-11 [科技] [中国中医药]
    10月9日,记者从南通大学获悉,该校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教授与南京中医药大学杨烨教授、段金廒教授、顾春艳教授以及南京师范大学许凯教授团队合作,发现枸杞中的全新核酸类药效物质miR162a可发挥“跨界调控”作用,促进成骨分化。据此,科研团队开发了改善骨质疏松的工程化植物。近日,该研究成果在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杂志上发表。
  • 中医药学者研究发现:“皖药”黄精有助疗“惊弓之鸟”伤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3-10-10 [科技] [中国中医药]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惊弓之鸟”之类的心理创伤如何治疗?安徽中医药大学朱国旗研究员团队通过研究给出答案——“十大皖药”之一的黄精对此类创伤后应激障碍疾病有疗效。
  • 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国际权威期刊刊登研究:中成药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障碍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3-09-22 [科技] [中国中医药]
    日前,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民族药理学杂志》,影响因子5.195)刊登由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内科教授闫福岭团队开展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研究蒲参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分子机制”这一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蒲参胶囊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海马区的神经炎症,从而延缓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的认知功能损害。蒲参胶囊对VaD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NF-κB和JAK-STAT信号通路调控。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