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纳入评估日常饮水量对任何健康结局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者从3个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检索主要围绕两个主题:饮水量和健康相关结局。
研究显示,多喝水可改善五大健康问题。一是多喝水可减肥。4项研究评估了增加饮水量对超重/肥胖参与者体重变化的影响。其中3项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超重/肥胖参与者持续12周~12月在餐前饮水1500毫升,体重减轻幅度更大。二是多喝水可调节空腹血糖。两项研究评估了增加饮水量对空腹血糖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空腹血糖水平更健康。三是多喝水可改善头痛。两项研究评估了增加饮水量对复发性头痛的影响,结果显示,每日饮水量达1500毫升,持续3个月,会使偏头痛有所改善。四是多喝水可改善尿路感染。3项研究评估了增加饮水量对尿路感染和膀胱过度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与饮水量低于1500毫升/天相比,饮水量增至1500毫升/天与尿路感染发作次数减少相关。五是多喝水可降低肾结石复发率。两项研究评估了增加饮水量与肾结石风险的影响,发现增加饮水量至每天2000毫升,可显著降低肾结石患者的复发率,并可延长结石复发时间。
之前,美国弗吉尼亚科技大学研究人员就饮水与瘦身之间的联系开展的随机对照实验就显示,饭前喝水确实可以减轻体重。
水是生命之源。在2021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报道的一项来自美国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的研究指出,从小到老,好好喝水有助于降低心力衰竭风险。为什么喝水少不利于心脏健康?这是血钠在作怪,血钠是机体水合状态的精确量度指标。当一个人缺水时,血钠水平就会增加,而机体为了保存水分,就会激活已知的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过程。
《柳叶刀》子刊发表的一项随访长达25年的大规模人群观察性研究表明,每天喝够水,可能是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一种有效方法。
该研究显示,中年人血钠超过142毫摩尔/升(正常范围135~146毫摩尔/升)时,变老、患慢性病(包括心衰、痴呆、慢性肺病、中风、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房颤等)、早死的风险显著增加。作者指出,血钠正常偏高通常是体内水分不足的标志。该研究结果说明,喝水不足可能会加速衰老。
《欧洲营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对于健康的年轻男性,每日喝水少,致使身体轻度脱水时,会损害血管功能,其危害堪比吸烟。作者称,轻度脱水一般没感觉,但就像吸烟一样,已经对内皮功能造成了伤害。
水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一天中人通过呼吸、汗水、尿液和粪便造成水分损失。因此,为了补偿这些损失,每天需要摄入水分,维持液体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平衡。
那么一天喝多少水合适?西班牙学者发表的一篇述评文章对2020年4月之前发表的关于液体摄入建议的文章和指南进行了分析。研究者重点关注的是65岁以上的人。研究者建议,老年人每天喝水不能少于1.5升,不能超过2.0升。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在温和气候条件下,轻体力活动水平的成年男性每天喝水1.7升,成年女性每天喝水1.5升。如果按1杯水200~250毫升计算,大致就是每天8杯水。
很多人认为,吃饭的时候不能喝水会稀释胃液。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张娜曾介绍,其实我们平常吃饭时,吃进去的蔬菜或汤类本身也含有水分,因此正常的饮水并不会稀释胃液,导致我们对食物消化吸收能力降低。但饮水最好少量多次,单次大量喝水有可能加重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