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一:气虚遗尿
1965年4月,在北京市顺义县衙门村巡回医疗,遇一田某,男,18岁,农民,自幼遗尿,每夜2~3次,从未间断,冬季或天冷有时一夜4次,曾经中西医各种疗法医治,未见明显效果。因为有这种病,自己也不敢找对象。
检查,身体营养一般,未发现生理缺陷,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证系肾气不固、膀胱失约。采用培元补肾、约束膀胱之法治之。先针中极、三阴交用热补法,使热感传到小腹和足趾,配百会,用补法。
第1次治疗后,夜间仅遗尿1次,针治8次后遗尿消失,同年10月随访未复发。
医案二:气虚脱肛
1946年11月,随父亲在北平交道口出诊,遇一刘某,男,58岁,工人,因腹泻半月引起肛门坠胀、脱垂,逐渐发展到每次大便时肛门脱出,不能自行回缩,必须用纱布或卫生纸推托才能复位,已2月。
患者年老体弱,精神不振,面色无华,舌苔薄白,脉沉细。证系久泻伤阳、中气下陷、收摄无权。采用补中益气、升提下陷之法治之。
先针会阳、腰俞针向后刺,用热补法,使热感传到肛门和腰骶以上,配百会针向上刺,用热补法使热感放散,气海用热补法,使热感传到会阴部,留针20分钟,每日一次。
针治5次时,大便时肛门虽脱出,但能自行回缩,共针治9次而愈,随访3个月未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