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养生保健 我要投稿
五脏“热气”有不同,六种食物对症“下火”
来源:广东中医药 2024-08-20 [健康] [养生保健]

俗话说得好,广东人的世界只有三种病:湿气、热气和湿热。今天,佛山市中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医生们跟大家分享“热气”体质的调理。

 

一年365天,广东人有350天都在上火,甚至在老一辈人眼中,不管吃什么都可能“热气”,几乎所有体表病都能统称为上火,连感冒也不例外……。而一条街开足三间的凉茶铺,也从侧面反映出广东人降火的需求。

 

 

不过,到底为什么会上火?哪些症状才是真上火?一起来了解。

 

“上火”,广东人又称“热气”,从中医角度来看,属于中医热证范畴,是人体阴阳平衡失调的结果。

 

但“上火”分虚实:实热证多是由于火热之邪内侵或嗜食辛辣所致;而虚热证则多因内伤劳损、脏腑失调、阴血虚损而生内热。

 

大家不知道有没有感觉,今年似乎特别容易上火,表现有喉咙痛、牙龈肿痛、口腔溃疡、口干口苦口臭、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爽等症状。

 

雷俊娜副主任中医师表示,这是由于今年为甲辰太土年,天气炎热,湿度较大,广东佛山地处岭南地区,“湿热”感受更加明显。

 

此外,现代人需要靠空调“续命”,室内外温差较大,饮食不节,喜食辛辣油腻食品,加之作息紊乱,人体更容易出现阴阳失衡、内火旺盛,“五脏上火”的症状。

 

 

五脏“热气”有不同

中医的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胃)、肺、肾,根据各个内脏功能不同,可能出现实火、虚火的不同表现。

 

心火

 

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与自然界夏气相通应。心为火之苗,为君火,主心脏的运行和神志。

 

如果平素喜欢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喝水较少,就会出现心火,主要表现为舌尖红,小便频数、色黄,便秘,心烦、心悸等症状。

 

现代生活中,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压抑、熬夜等也是心火旺的常见原因。

 

肺火

 

肺为娇脏,在五行中属金,如果感受外来热邪,五气化火伤肺,则会出现咽喉干痛、干咳、鼻腔热烘,以及流鼻血、咳嗽咯血、大便干结等症状。

 

 

胃火

 

脾胃两脏相互依存,主人体的消化和吸收,胃与脾同居中土,但胃为燥土属阳,脾为湿土属阴。

 

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厚味,易导致脾胃积热,或情志郁结化火,内伤脾土,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嘈杂易饥、便秘、烦热、口渴、牙疼、面赤等症状。

 

 

肝火

 

肝在五行属木,主调节人们的情志变化,如果长期心情不畅,容易郁而化火。

 

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以及外感火热之邪,亦可导致肝火旺。临床表现多为眼干目赤、急躁易怒、胁痛、口干口苦,甚至吐血、咯血等症状。

 

 

肾火

 

肾为水脏,是全身阴阳的根本,临床常以虚火居多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临床常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松动或疼痛,傍晚口干、烦热、失眠、盗汗,伴有腰膝酸痛或胫骨痛、足跟痛及遗精等症状。

 

 

 

六种食物对症“下火”

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解决“上火”的问题呢,佛山市中医院邓巧玲医师给大家推荐了6种降火食材。

 

 苦瓜 

 

苦瓜味苦,性寒,自古被誉为“有君子之德,有君子之功”,故又被称为“君子菜”。《本草纲目》载“苦以味名”,因此得名苦瓜。它有祛暑涤热,明目、解毒的功效

 

若是经常吃辛辣食物的,可搭配苦瓜使用,不仅达到养生作用,还能降火。常用的做法可以凉拌、煲汤,如苦瓜瘦肉汤等,尤其适合于降心火

 

 绿豆 

 

绿豆味甘,性寒,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有助于降胃火,也能有效预防中暑的现象发生,绿豆还能有效辅助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绿豆汤是家庭常备的夏季解暑食品,清暑开胃,老少皆宜。传统绿豆制品有绿豆糕、绿豆酒、绿豆饼、绿豆沙、绿豆粉皮等。不过,绿豆性质过于寒凉,不宜长期经常服用

 

 菊花 

 

菊花分杭白菊和黄菊花,此处主要指杭白菊。其辛、甘、苦,微寒,据古籍记载,杭白菊有延年益寿,利五脉、调四肢的功效,是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

 

菊花茶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降火去燥的功效,也是比较好的茶饮选择

 

适当喝些菊花茶,不但能起到降火抗炎的作用,还能补充铁、铜、锌等微量元素,也可搭配枸杞子一起食用,更能起到降肝火的作用但脾胃虚寒或阳虚体质的人,则不建议饮用

 

 石斛 

 

石斛味甘,微寒,《本草通玄》载“石斛,甘可悦脾,咸能益肾,故多功于水土二脏。但气性宽缓,无捷奏之功,古人以此代茶,甚清膈上”。其归胃、肺、肾经,可生津益胃、养阴清热,在平素可以煲汤或煲粥使用,如清热石斛粥、石斛瘦肉汤等,能够起到降肺火、胃火的作用

 

 枸杞 

 

枸杞子,甘平而润,性滋补……能补肾、润肺、生精、益气乃平补之药。平时可以煲汤或者泡水喝,滋养肾阴,防止“肾火”上炎

 

 乌梅 

 

乌梅味酸、平,有生津止渴,除烦,敛肺涩肠功效。《药类法象》称其“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调中,治痢止渴”。常用的做法是酸梅汤,若脾胃虚弱者,可加砂仁

 

当然,除了在吃上面下功夫外,我们也要保持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尽量不熬夜,平时多喝温水,保持心态平和,才能保证阴阳平衡、五脏安顺。

 

雷俊娜也提醒市民如果上火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治疗,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辨证施治。

 

【来源:佛山市中医院,作者:雷俊娜 邓巧玲】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