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养生保健 我要投稿
怎样祛湿?
作者:江海涛来源:健康有道999 2018-09-29 [健康] [养生保健]
很多人嘴里经常感觉粘腻、发甜,嗓子中不清爽,身体沉重发懒等,这都是体内有湿邪的表现。湿邪是人体内的湿度超出人体适应能力而引发的病症。

湿邪可以存在于人体的不同部位,有不同表现。

 

如在体表时,可以出现周身沉困,四肢酸懒沉重,皮肤湿疹等症。从体表进一步侵入了关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痛处不移。侵犯头部可出现头重如裹。停滞胸腹部表现为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又因为湿性趋下,可出现下肢水肿,淋浊、带下、泄痢等病证。典型的湿证都有舌苔厚腻,偏热的是黄腻,偏寒的是白腻。为什么会有舌苔厚腻呢?因为机体气机滞缓以后,肝脾的升腾之气不能翻上来,舌面上就像死水一潭,会有淤泥沉积,这样舌苔就逐渐增厚并粘腻。上面说的湿邪症状还只是初期表现,真正的危害还在后面。由于湿邪的本质是过缓,使整个人体的运行节奏都变得迟缓,一些重浊的东西就会在人体很多部位沉积下来,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肥胖,大腹便便的人可以说都是湿浊沉积造成的。肥胖的后续效应大家都很熟悉了,可以进一步导致“三高”,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都接踵而至。可见去除湿邪,防患于未然是非常必要的。

 

 

除湿有两种方向,一种是兴修水利,让湿邪顺流而下;一种是让气机流动起来。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这种方法其实就是中医说的淡渗利湿,服用茯苓、泽泻、薏米、赤小豆、莲子等都属于这种方法,这些药物或食物都有比较好的效果,但这种方法也有致命的缺点,即能除掉已经生成的湿,不能防止湿邪的再次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这就用到了第二种方法,疏通气机。前面说了湿邪的本质特征就是缓,什么能克制缓呢?当然是急。在五脏中,肝木是急的,脾土是缓的,所以五行生克中的木能克土就是这个意思。一个慢性子的人整天懒得动,这时要让一个急性子的人带动他一下。这样第二种方法的具体实施就是健脾疏肝,健脾是为了增强懒人的实力,让他有力气运动;疏肝是让机体的节奏变快一些,整个气机流动起来,这样一来湿邪就祛除了。健脾可以选用六君子汤,疏肝可选用香附、苏梗、郁金、白芍等药物。

 

 

现代人都有个特点就是懒,整体坐着不动,所以体质偏湿的人是非常多的。现代的这种湿和古代不一样,古人劳作的多,湿邪多由外部侵入,属于外湿,用第一种方法效果非常好。现代人湿的根源是懒,所以第二种方法更为合适。当然仅靠药物还不是最高明的办法,最好的方法是克服“懒病”,多进行运动。

 

湿邪的危害虽然非常大,但也要强调一点:对湿邪不能有“洁癖”,妄想把湿祛除的干干净净,湿其实是与生俱来的,至死方休。我们生活的环境也是燥湿适中,完全干燥的沙漠是没有生机的,因此祛湿需要适可而止。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