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养生保健 我要投稿
上半身“火炉”,下半身“冰窖”?“上热下寒”合理饮水很重要,学点养生保健康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2023-10-24 [健康] [养生保健]

生活中有不少人一吃煎炸辛辣食品就口腔溃疡、牙龈肿痛,想喝点凉茶解解火又容易拉肚子。总感觉自己上半身是“火炉”,下半身是“冰窖”,这是为什么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左明焕介绍,从中医角度来讲,这部分人属“上热下寒”证,即人体在同一时期既有上部“热”的症状,又有下部“寒”的症状。

 

左明焕解释,“上热”可表现为反复头面起疖肿、口舌生疮、咽干咽痒、夜不能寐等症状。“下寒”常表现为胃脘部及以下较正常人怕冷,如腿脚发凉、五更泻、慢性腹痛腹泻等。对于“上热下寒”者,调理时既要去其热(毒),又要保护脾胃,在生活中合理饮水尤为重要。那么“上热下寒”人群到底应该多喝水还是少喝水?喝热水还是喝凉水呢?下面就具体谈谈。

 

 

温度适宜

 

“上热下寒”者宜多喝温水,少喝凉水。寒凉会伤及阳气,过烫又会损伤食道,温水不凉不烫,既可解燥,也可顾护脾胃阳气。

 

 

不宜过量

 

《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快速大量喝水会增加脾胃负担,脾不运化水湿则饮入亦不能解渴,甚至出现打嗝或腹胀。饮水时当分次徐徐咽下,既可以充分补充水分,缓解口渴,也不会损伤脾胃功能。

 

 

提前防渴

 

人体长期处于缺水状态容易导致血虚阴亏,进而“上热”会更加严重。因此,喝水跟吃饭一样,也需要定时,变被动为主动,在感觉到口渴之前提前喝水。

 

 

适当补盐

 

《本草纲目》中记载,盐可“解毒,凉血润燥,定痛止痒,吐一切时气风热,痰饮关格诸病”。遇炎热天气,或剧烈运动后,人体出汗较多,津液流失,正适合喝些淡盐水,滋阴润燥生津。

 

 

巧用代茶饮

 

“上热下寒”者不妨试试下面这款中药代饮茶,做法很简单。取莲子心3g、桂花6g,开水冲泡即可。二药一温一凉,相互制约,清上暖下,解渴而不伤阳。还可以适当饮用红茶、普洱茶、玫瑰花茶等。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