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药业出口:浓缩异形片、浓缩丸、颗粒剂、饮片和中医药器具等
养生保健 我要投稿
超3亿人睡不好!睡眠障碍多因首夜效应
来源:健康时报 2019-11-20 [健康] [养生保健]
“睡眠是人类基本的生理过程,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生活的有力保证。然而,逐渐增多的睡眠障碍正侵害着大众的身心健康!”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在11月18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成立五周年的庆典活动上谈到。

中国睡眠研究会在2016年公布的睡眠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成年人的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超过3亿人有睡眠障碍,而且这个数据在逐年攀升。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在演讲

“睡眠是人类基本的生理过程,良好的睡眠是健康生活的有力保证。然而,逐渐增多的睡眠障碍正侵害着大众的身心健康!”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在11月18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中心成立五周年的庆典活动上谈到。

睡眠障碍多因首夜效应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院长孙洪强介绍,失眠障碍患者常呈现出首夜效应,主要表现为入睡潜伏期延长,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延长等方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夜间磨牙患者、发作性睡病患者等也都经常表现出首夜效应。

首夜效应,是一种短暂的失眠,指出睡眠环境、个体睡眠规律、年龄、人格特点等是首夜效应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个体出现首夜效应会影响记忆功能。

干预首夜效应,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提高睡眠环境的舒适度及熟悉感,让患者尽早熟悉睡眠监测环境等方法。

治失眠有个“三部曲”

2002年一项针对全球10个国家的失眠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显示,45.4%的中国人在过去一个月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25%达到了失眠障碍的诊断标准。

“目前,对于失眠障碍的治疗,全球通用的方法主要有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我总结为‘三部曲’。”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孙伟解释,心理行为治疗中的“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中的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治疗是临床证据最多的失眠治疗方法。

美国睡眠医学学会、中国睡眠研究会组织制订的失眠治疗指南,一致推荐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此外,认知治疗、正念治疗、家庭治疗、催眠治疗等心理治疗方法也被证实对失眠有效。而失眠的物理治疗主要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经颅电刺激治疗等,这些方法都能对失眠带去良好效果。

失眠不可怕,可怕的是怕失眠、不把失眠当回事、不知道失眠可防可治!因此,建议失眠人群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治疗,每天都能睡个“好觉”!

相关阅读: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简介

为了给睡眠障碍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为了更好的发展中国的睡眠医学,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在整合多方资源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睡眠医学中心由睡眠医学科病房、睡眠障碍专业门诊及睡眠功能检查室三部分组成。

睡眠医学中心诊治各类睡眠障碍患者,如失眠障碍、情感障碍伴发失眠、精神病性障碍伴发失眠、发作性睡病、睡眠呼吸障碍、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不安腿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镇静催眠药或酒精依赖等。睡眠医学中心将提供多导睡眠监测、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呼吸机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针灸治疗等综合性诊疗服务。

扫一扫即可下载客户端APP